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怀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2
2024-12-28
怀化,这座位于湖南西部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宛如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这片土地上,无数英烈为了理想与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作为怀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地标,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静静矗立,诉说着往昔那段惊心动魄的剿匪传奇,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缅怀先烈,汲取奋进力量。它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课堂,对于每一位渴望追寻先辈足迹、感受家国情怀的旅人而言,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辰溪县龙泉岩乡椅子山,这里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地理位置独特且意义非凡。它背靠椅子山,山势宛如一把坚实的座椅,静静守护着这片烈士长眠之地;面临板五公路,交通便利,使得前来瞻仰缅怀的人们能够顺利抵达。从辰溪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约 45 公里,便能望见那庄严肃穆的陵园入口。周边乡镇错落分布,与龙泉岩乡共同编织起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脉络。若是选择公共交通,可先搭乘县城前往龙泉岩乡的班车,再步行片刻即可抵达;自驾出行的游客,一路上能欣赏到辰溪的自然风光,山水相伴,仿若与当年英烈们奔赴战场之路隐隐重合,最终抵达这承载厚重历史的目的地。
解放初期,辰溪是匪患的重灾区,更是剿匪的主战场,发生了诸多惊心动魄的剿匪战斗,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所纪念的壕形地战斗便是其中极为惨烈的一场。1949 年 10 月 3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47 军第 139 师、141 师奉命入川作战,第 140 师留守湘西执行剿匪建政与维护交通线等艰巨任务。为狠狠打击顽匪凶焰,140 师 418 团奉命驻辰剿匪。
1949 年 11 月,418 团副团长陈明友率二营及团直机炮连为主力,干训队、卫生队、湘西纵队和警卫中队相配合,共 800 余兵力,对盘踞于龙泉岩、茶田垅一线气焰嚣张的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暂编第二军 “暂六师” 一团团长易国英、二团团长张玉玖、“暂七师” 二团团长张玉德残部展开奔袭。11 月 7 日下午,参战剿匪部队官兵从辰阳古城出发,一路急行军,黄昏时分到达安坪古镇,简单用餐后,又马不停蹄地于四更时分抵达龙泉岩庙头湾。
11 月 8 日拂晓,按照军事部署,我军前卫连、保卫连共 200 余人奔赴至龙泉岩乡板溪村壕形地。这壕形地,地处山谷狭长地带,两面山高路险,迎面又有斜坡阻隔,仅有一条狭长的溪沟可供蜿蜒通行,实乃险要之地。战士们刚准备煮南瓜做早餐,就被匪侦察连长罗富德发现。匪 “暂七师” 二团团长张玉德迅速纠集辰、麻、怀三县边陲股匪,共 2000 余人分别从壕形地两侧和正面山上伏击剿匪部队。
当时,土匪为了对抗解放军,实行坚壁清野政策,丧心病狂地将本地百姓及牲畜全部赶至山谷中,与土匪混在一起,致使匪民不分。解放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旦开枪,极易误伤无辜群众。得知情况后,指战员们耐心做战士工作,严令不准伤及无辜群众。无奈之下,解放军只好朝天放枪,小钢炮也只好往空处打,意在示警退敌。可土匪人多势众,气焰嚣张,对解放军的警告置若罔闻,围而不退,激烈战斗持续近一天。在敌众我寡和伤亡较大的情况下,我军决定边打边撤,实施迂回包抄,抢占有利地形。傍晚时分,部队奋起反击,凭借顽强的斗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迅速攻占了有 60 多名土匪占领的一个山头,激战数小时,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使其狼狈逃窜。
在这次战斗中,解放军二营伤亡 50 余人,其中 37 人壮烈牺牲,殷殷热血染红了壕形地。这些年轻的战士,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平均年龄仅在 20 岁左右,却为了湘西人民的安宁,将热血洒在了异乡土地上。战后,当地群众心怀感恩与悲痛,自发将牺牲战士的遗体掩埋在壕形地。五十年代中期,当地群众念及烈士英灵,将部分烈士遗骨从壕形地迁移到椅子山麓安葬;1970 年,辰溪县将散葬于各处的烈士遗骸集中迁葬椅子山,修建了椅子山烈士陵园;1981 年,辰溪县对陵园实施全面修复;2007 年 10 月,辰溪县对陵园全面扩建,广泛搜集资料,创建了龙泉岩剿匪纪念馆;2012 年,辰溪再次扩建陵园,征地 150 余亩,增设纪念碑广场、零散烈士墓区、休闲观光区和纪念亭墙等人文景观。如今,椅子山烈士陵园已成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怀化乃至湖南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精神力量,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剿匪岁月。
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庄严肃穆的烈士公墓。公墓建于 1971 年,墓碑分上下两层岩面,上层岩面成正方形,墓碑为方塔形,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冷峻的光芒,似在无声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过往。墓前石碑刻有 “椅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笔锋刚劲有力,凝聚着对烈士的敬重与追思;墓后立有一块高 3 米、宽 5 米的石碑,镌刻着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大字,雄浑厚重,仿若承载着历史的重量,震撼着每一位前来瞻仰者的心灵。墓碑上,一个个英烈的名字清晰可辨,他们大多来自北方,平均年龄仅在 20 岁左右,却在这片异乡土地上为了人民的安宁献出了宝贵生命。四周翠柏环绕,四季常青,宛如忠诚的卫士,静静守护着烈士英灵,风过处,松涛阵阵,似是烈士们的低语,传颂着当年的英勇无畏。
公墓右侧,是一片占地 3 亩的荷塘。春日,荷叶初露尖角,嫩绿清新,仿若新生的希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周边肃穆的氛围形成一抹温柔的调和;夏日,荷花盛开,红的、粉的、白的,争奇斗艳,花瓣娇艳欲滴,花蕊金黄灿烂,花香四溢,吸引着蜂蝶翩跹起舞,为这庄严肃穆的陵园增添了蓬勃生机与灵动之美;秋日,荷叶渐残,却别有一番 “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诗意,残荷在风中瑟瑟,似在回忆往昔峥嵘,与烈士公墓的凝重相互映衬;冬日,荷塘冰封,一片寂静,宛如烈士们沉睡的梦境,水面倒映着天空与周边景致,澄澈而安宁,让人不禁陷入对历史与生命的沉思。这片荷塘,不仅美化了陵园环境,更在四季更迭中,以独特的姿态映衬着烈士精神的不朽,让前来缅怀的人们在自然的韵律中感受心灵的洗礼。
陵园左侧,一栋两层 400 多平方米的革命史料陈列馆巍峨矗立。建筑外观采用古朴的风格,青瓦白墙,飞檐斗拱,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与整个陵园的格调相得益彰。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剿匪资料,照片、文件、烈士遗物等琳琅满目。一幅幅泛黄的照片,定格了战斗的瞬间,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坚毅的神情跃然眼前;一份份详实的文件,记录着剿匪作战的部署、战略方针,展现出指挥者的智慧与谋略;一件件烈士遗物,破旧的军装、染血的绷带、用过的枪支,无不诉说着战斗的惨烈与英雄们的顽强。通过多媒体展示、场景复原等手段,参观者仿若穿越时空,重回那硝烟弥漫的壕形地战场,亲身体验解放军战士与土匪英勇战斗的惊心动魄,深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体悟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对于学生而言,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座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这里,他们能够走出书本,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参观革命史料陈列馆,凝视着泛黄的照片、触摸着陈旧的遗物,仿佛能看到解放军战士奋勇剿匪的身影,听到战场上的枪炮轰鸣声。实地了解湘西剿匪的艰辛历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让学生们在集体缅怀先烈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远比课堂上的单纯讲授更加深入人心,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长之路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党员干部来到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具有非凡的意义。站在烈士公墓前,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那一句句庄严的宣誓,在陵园上空回荡,更在党员干部心间激起层层波澜。回顾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极端困难的剿匪环境下,依然毫不退缩,为了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安定舍生忘死。党员干部们在此汲取奋进力量,强化党性修养,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他们将陵园中感悟到的精神转化为工作动力,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岗位上,勇挑重担,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英灵。
普通游客穿梭于忙碌的生活之余,踏入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能收获一场触动心灵的旅行体验。这里不同于一般的自然景观,红色文化的魅力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淌进心田。沿着陵园的小径漫步,欣赏着荷塘四季的变幻,感受着烈士公墓的庄严肃穆,品味着革命史料陈列馆中的历史厚重,不禁会反思当下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对于热爱历史文化的游客,这里丰富的湘西剿匪资料,是深入探寻那段特殊时期的宝藏;而对于追求精神滋养的旅人,与先烈们的一场 “跨时空对话”,能让内心得到洗礼,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辈的感恩,重新踏上生活的征程,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前往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参观,着装需格外庄重。应避免穿着颜色艳丽、过于暴露或奇装异服,鲜艳的围巾、墨镜等配饰也不合时宜,尽量选择素色、简约的衣物,以表达对烈士的敬重。男士可着深色正装或整洁的便装,女士着装不宜过于时尚、花哨,整体风格应偏向沉稳、肃穆,让外表的端庄契合陵园内凝重的氛围。
在陵园内,务必时刻保持安静,这是对烈士最基本的尊重。禁止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即便是轻声的窃窃私语在庄严的仪式进行时也是不被允许的。参观过程中,要跟随指示牌和引导路径有序行走,不可随意跑动、插队。在瞻仰烈士公墓、参观陈列馆时,避免触摸展品、破坏园内设施,爱护一草一木,让陵园始终维持庄严肃穆的环境。
若向烈士鞠躬献礼,需脱帽行礼,身体站直,两手自然下垂,面部保持严肃,上身前倾至九十度,以虔诚之心表达敬意。团队参观时,要在陵园大门口整理好队伍,按编排顺序井然进场,认真聆听讲解,深入了解烈士事迹。许多游客会选择佩戴小白花缅怀先烈,应将其端正地佩戴于左胸靠上部位置,让这洁白之花承载追思,伴随敬意在陵园内的每一步前行。 总之,怀化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课堂。希望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能带着敬畏之心,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汲取奋进力量,让烈士精神永放光芒。
怀化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深沉的情感,是湘西剿匪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不朽灯塔。它让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到先辈们的热血与理想,感受到他们为人民幸福、国家安宁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无论是学生群体、党员干部,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此收获心灵的滋养与奋进的力量。当我们漫步于陵园,瞻仰烈士公墓、欣赏荷塘景致、参观革命史料陈列馆时,切莫忘记这和平盛世来之不易。让我们带着对先烈的崇敬与感恩,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在生活中、工作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让这星星之火,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也期待更多的人踏上这片红色土地,亲身感受那份震撼与力量,向英雄致敬,为未来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