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怀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2
2025-01-07
在湖湘大地的西部,怀化溆浦县静静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四合院,它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历史守望者,承载着厚重的过往,这便是向警予故居。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妇女运动领导人向警予的诞生地与成长摇篮,这里不仅留存着她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珍贵足迹,更孕育出熠熠生辉的 “警予精神”,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吸引着无数追寻历史、缅怀先烈的人们纷至沓来。
向警予,1895 年 9 月 4 日诞生于溆浦县城一个殷实商人家庭,原名向俊贤,乳名九九。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勇气,对木兰从军等巾帼英雄故事痴迷不已,心中满是对英雄主义的向往,矢志要成为旧社会的 “清道夫”,为国家与民族开辟崭新道路。8 岁时,她冲破封建樊篱,成为全县首个入学读书的女孩,在新式学堂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养分,为日后的奋进之旅筑牢根基。
1912 年,向警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在这片进步思想的沃土里,她与蔡畅结为挚友,并由此结识蔡和森、毛泽东等一众志在改天换地的青年才俊。在校期间,她时刻心系国事,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 “二十一条” 之际,她挺身而出,组织同学上街演讲,以激昂言辞唤醒同胞的爱国热忱,其果敢与担当令人动容。
1916 年夏,从周南女校毕业的向警予,满怀 “教育救国” 的壮志豪情,毅然回到溆浦,倾尽全力创办溆浦女校。她大刀阔斧地改革教育,取消读《经》,增设实用的缝纫、家政课程;苦口婆心地向学生传播新思想,破除封建陋习,倡导男女平等;还身体力行,带领学生清扫街道,扭转轻视劳动的旧观念。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从最初的艰难起步,逐步发展到拥有 8 个班级、300 多名学生的规模,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地女子追求知识、追求自由的前行之路。
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而来时,向警予迅速响应,毫不犹豫地组织师生涌上街头,游行示威,激情澎湃地宣传抵制日货,高呼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的口号,让古老的溆浦山城瞬间被革命的热情点燃。然而,现实的困境也让她深刻认识到,“教育救国” 之路荆棘丛生,难以抵达理想的彼岸,必须探寻更为有效的救国途径。
1919 年秋,向警予应蔡畅之约,奔赴长沙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同年 12 月,她与蔡和森携手踏上法国的土地。在异国他乡,她顽强地攻克语言难关,刻苦研习马列主义理论,还协助蔡和森翻译马克思著作,如同一颗闪耀的启明星,在思想的浩瀚星空中不断探索前行。共同的理想信念让她与蔡和森紧密相连,二人结为革命伴侣,他们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自由结合,被中国留法学生赞誉为 “向蔡同盟”,成为时代青年追求自由恋爱与理想信念融合的楷模。
1920 年,向警予在法国蒙达尼会议上,坚定地站在蔡和森身旁,旗帜鲜明地主张组织共产党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展现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立场。她撰写的《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一文,如同一把利刃,剖析 “财产私有制” 为 “万恶之源”,驳斥改良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谬误,为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2 年初,向警予学成归国,旋即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为党的事业、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拼搏的壮丽篇章。党的二大上,她当选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出任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肩负起领导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重任。此后,她参与并成功领导上海闸北丝厂和南洋烟厂的大罢工,以卓越领导才能让广大劳动妇女觉醒,为中国真正的妇女运动立下不朽功勋。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她凭借出色表现,当选中央委员,继续执掌中央妇女部长一职,持续为妇女解放事业殚精竭虑。
国共合作期间,向警予身兼数职,既是共产党中央妇委书记,又是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的负责人。她高瞻远瞩,将妇女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紧密相连,撰写发表《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会议与妇女》等诸多极具影响力的文章,以深刻见解与犀利笔触为妇女运动指明方向,提出 “世界革命实现之时,即是劳动解放成功之日”“妇女解放与劳动解放,是天造地设的伴侣” 等振聋发聩的著名论断,成为指引妇女运动前进的灯塔。
1925 年 10 月,向警予受中共中央派遣,远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进一步充实革命理论知识储备。1927 年回国后,她不顾艰险,在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奋勇工作。大革命失败,武汉陷入白色恐怖深渊,党组织多次安排她撤离,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坚守在地下斗争最前沿,以无畏勇气与坚定信念与敌人周旋。
1928 年 3 月 20 日,因叛徒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狱中,敌人软硬兼施,用尽威胁、利诱、刑讯等种种手段,妄图从她口中撬出党的机密,却都只是徒劳。她坚如磐石,宁死不屈,以钢铁般的意志守护党的秘密。5 月 1 日,这个全世界工人阶级的节日,国民党反动派竟丧心病狂地将向警予押赴汉口余记里空坪刑场。她视死如归,身着在法国结婚时穿过的油绿色旗袍,神情自若,沿途向群众慷慨激昂地演讲,高呼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向警予,为解放工农劳动大众,革命奋斗,流血牺牲!反动派要杀死我,可革命是杀不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反动派的日子不会太长了!” 敌人惊恐万分,残暴地用石头堵住她的嘴,用皮带缚住她双颊,鲜血从她嘴角渗出,但她的目光始终透着坚毅,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年仅 33 岁。
向警予牺牲的噩耗传来,蔡和森悲痛欲绝,含泪写下《向警予同志传》,文中深情呼唤:“伟大的警予,英勇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1939 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她的一生:“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岁月悠悠,向警予的精神却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拼搏。
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向警予故居那颇具湘西民居特色的四合院格局。它坐北朝南,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与砖围护墙精心构筑而成,占地面积达 144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694 平方米,房屋通高 5.4 米,屋顶采用重檐设计,下层为披檐,上层是歇山顶,翼角优雅地起翘,别具一格的马头墙错落有致,宛如一位沉稳坚毅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四合院正面三间皆为全木结构,木构架坚实稳固,承载着岁月的沧桑,小青瓦层层叠叠铺就屋面,质朴而厚重,为建筑遮风挡雨百年有余。砖石围墙环绕四周,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挺立,砖石上岁月斑驳的痕迹,仿佛在低诉往昔的故事,与木构架、小青瓦相得益彰,尽显古朴典雅韵味。
走近细瞧,故居的门窗仿若艺术珍宝,雕花精美绝伦,细腻繁复的纹理间,花鸟鱼虫、人物故事跃然其上,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传统图案饱含吉祥寓意,寄托着先辈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花卉绽放、草木葱茏,展现着自然生机,彰显古人精湛技艺与对美的执着追求,让人不禁沉醉于传统木雕艺术魅力。
庭院内,一条条由河卵石铺就的小径蜿蜒曲折,别具匠心地拼凑出各种灵动的图案花纹,宛如一幅幅天然的拼图,为庭院增添几分灵动俏皮。屋内陈设简洁却不失韵味,古旧的桌椅、床铺摆放有序,仿佛静静等候主人归来,桌上的笔墨纸砚,似能瞧见向警予年少时挥毫泼墨、奋笔疾书的身影,墙上悬挂的老照片,定格往昔瞬间,带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她成长的点滴。
步入故居内的陈列室,仿若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之旅,那一件件珍贵手迹展品静静陈列,散发着历史的温度。向警予学生时代的作文本上,娟秀字迹力透纸背,老师给出的 “甲上” 评语醒目耀眼,从中可窥探她年少时的斐然文采与勤奋好学;日记里,记录着成长的烦恼、对家国命运的思索,青涩笔触饱含赤诚之心,鲜活呈现她的心路历程。
从事革命活动期间撰写的文稿、书信更是珍贵至极。在那些纸张微黄、字迹略显潦草的书信中,能看到她向家人阐述革命理想时的坚定,字里行间满是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给同志的信里,探讨斗争策略、组织计划,条理清晰,尽显卓越领导才能与敏锐政治洞察力。如《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手稿,涂改痕迹见证她斟酌词句、反复推敲的严谨,犀利论断直击封建旧制要害,为妇女解放摇旗呐喊,令人折服于她的思想深度。
故居的复原陈列区,将历史画面生动定格。向警予的卧室,一张古朴木床、整洁被褥、简单梳妆台摆放有序,桌上的煤油灯仿若还亮着微光,似在等候主人挑灯夜读、奋笔疾书;书房内,笔墨纸砚齐全,书架上几本古籍、进步刊物斜放着,仿佛刚刚被翻阅,重现她汲取知识、探索真理的场景。
堂屋中,桌椅按旧貌排列,墙上挂着家族合照,诉说往昔阖家欢乐,让人联想她在此聆听长辈教诲、与亲人共商大事的温馨画面。厨房灶台上,土锅、碗筷、水缸一应俱全,袅袅炊烟似要升起,将人瞬间拉回旧时光,感受岁月沉淀下的烟火气息,体悟她成长的平凡与不凡。
向警予故居坐落于溆浦县城西部,警予西路 27 号,这里山水相依,人文荟萃,周边景色宜人。不远处,溆水悠悠流淌,似在诉说着往昔岁月;卢峰山挺拔矗立,宛如坚毅卫士守护一方。置身此地,既能感受城镇的烟火气息,又能在静谧山水间体悟历史的深沉回响,仿若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绝美画卷。
若您选择自驾出行,可通过邵怀高速公路连接线,便捷抵达溆浦县城,出口距故居仅 0.5 千米,沿途醒目的指示牌为您精准导航,确保畅行无忧。
偏好公共交通的游客,在溆浦县城内,有多条公交线路可供选择。搭乘 3 路、7 路、10 路公交车至警予学校站下车,向东步行 100 米,便能望见那座古朴的四合院静静伫立。
当然,打车出行同样方便快捷,与司机师傅道明前往向警予故居,不消片刻,便可送至目的地门口。
对于醉心历史的朋友而言,向警予故居无疑是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史料富矿。这里详实记录着她从湘西小镇少女成长为共产主义先锋战士的每一步足迹,从儿时的启蒙书籍、求学的笔记作业,到投身革命后的书信文稿、宣传资料,都为探究中国近现代妇女运动、早期共产党革命实践细节提供一手素材,仿若亲触那段风云激荡岁月,感受红色浪潮奔涌,深入洞悉历史脉络与先辈精神内核。
学生们踏入这片红色圣地,宛如翻开一本立体鲜活的党史教科书。在故居见证向警予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知识光明、为民族独立舍生忘死,深刻领悟妇女解放对社会进步推动、理想信念对人生引领,于心中播撒爱国种子,点燃奋进火炬,树立为中华崛起拼搏的远大抱负,汲取成长力量,砥砺前行。
阖家出游向警予故居,更是意义非凡。亲子携手穿梭庭院屋舍,长辈讲述向警予故事,孩子好奇聆听,在互动中共享学习时光,传承红色基因,让优良家风代代延续。先辈英勇无畏、公而忘私精神,化作凝聚家庭奋进、培育家国情怀的温暖纽带,激励家人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向警予故居及纪念馆正常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 8:30 - 17:00,需注意 16:30 停止入园。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以便进行馆内设施维护与展品整理。在特殊节假日,如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通常会正常开放,并根据游客流量适当延长开放时间,不过具体安排会提前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布,建议游客出发前密切关注相关信息,避免因时间变动跑空,确保行程顺利。
景区实行免费不免票制度,游客可通过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 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进入公众号后,点击下方菜单栏 “参观预约”,按提示填写参观日期、时段、个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提交预约申请,预约成功后系统将生成二维码,参观当日凭二维码或身份证直接入馆。若无法线上预约,也可拨打景区咨询电话(0745 - 3329627),由工作人员协助预约,提前规划预约,能让参观更从容有序。
踏入这片庄严肃穆的红色圣地,游客应心怀敬意,保持安静,避免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勿在馆内奔跑追逐,以免影响他人参观、破坏静谧氛围。爱护文物展品与馆内设施是每位参观者的责任,不触摸、攀爬文物,不随意涂写刻画,不损坏展柜、座椅等设施;未经许可,勿在馆内使用闪光灯拍照,强光可能损害文物;若携带背包、饮料、食品等物品,需按规定寄存,共同维护整洁有序环境,让向警予故居持续散发历史魅力,传承红色精神。
向警予故居绝非一座普通的古宅,它是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镌刻着向警予为理想、为家国、为民族解放拼搏的壮丽史诗,承载着熠熠生辉的 “警予精神”—— 那是冲破封建牢笼的果敢无畏,是追求真理、坚守信仰的矢志不渝,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无私奉献。
当我们漫步于故居的庭院,瞻仰文物手迹,仿若能捕捉到向警予青春的热血气息,聆听她奋进的激昂足音,深刻体悟她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精神穿越时空,为后世照亮前行之路,赋予我们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无论您是渴望探寻历史真相的求知者,还是期望在红色文化中滋养心灵、汲取力量的旅人,向警予故居都热忱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与历史相拥,与英雄对话,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带着先辈的精神馈赠,奔赴未来新征程,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让 “警予精神” 永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