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怀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2
2025-01-16
怀化,这座位于湖南西部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而滕代远故居,宛如一颗镶嵌在怀化大地上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是人们了解革命先辈事迹、感受红色精神的重要窗口。
滕代远,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领导者之一、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滕代远故居,作为他成长和生活过的地方,不仅是一座简单的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滕代远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十年 ,是典型的湘西古典民居建筑 。这座古朴的建筑,承载着滕代远的童年与少年时光,见证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心怀天下的有志青年。故居占地 6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182 平方米,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保存完好,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1904 年 11 月 2 日,滕代远出生于故居的一间普通房屋内。在这片土地上,他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也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为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年时期的滕代远,勤奋好学,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他常常在故居的堂屋内刻苦读书,立志要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1923 年,19 岁的滕代远离开故居,前往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求学。在这里,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启发。1924 年 10 月,滕代远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 10 月,他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员,从此踏上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离开故居后,滕代远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中。1927 年,长沙发生马日事变,时任中共长沙郊区委员会书记兼郊区农民协会委员长的滕代远,在群众的保护下,一次次虎口脱险。此后,他参与领导了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等重要战役,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平江起义中,滕代远与彭德怀等同志紧密合作,成功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担任红五军党代表。随后,他又率领红五军转战湘鄂赣边境,开辟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1928 年 12 月,滕代远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会师,进一步壮大了革命力量。
在革命战争年代,滕代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他不畏艰险,出生入死。他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反 “围剿” 战斗、长征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滕代远又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担任了新中国首任铁道部部长,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铁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滕代远故居的整体布局规整而有序,占地 6300 平方米,建筑面积达 1182 平方米,共有房屋 19 间。其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清代湘西民居的独特魅力,是研究湘西地区传统建筑文化的珍贵样本。
故居的外墙采用了厚实的青砖砌筑,历经岁月的侵蚀,青砖表面已略显斑驳,却也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气息。墙体的砌筑工艺精湛,砖缝细密均匀,显示出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在一些关键部位,如墙角、门窗边框等,还采用了精美的石雕装饰,这些石雕图案丰富多样,有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也有展现生活场景的人物故事,雕刻线条流畅,形象栩栩如生,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更反映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进故居内部,会发现内墙多以木板相隔,木材的天然纹理清晰可见,给人一种温暖而亲切的感觉。这些木板不仅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还使得室内空间更加灵活多变。堂屋是整个故居的核心区域,宽敞明亮,高大的木柱支撑着屋顶,木柱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彰显着主人家的庄重与威严。堂屋的地面采用了平整的石板铺设,历经多年的踩踏,石板已被磨得光滑如镜。在堂屋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古朴的牌匾,上面书写着苍劲有力的大字,仿佛在诉说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
故居的屋顶采用了小青瓦覆盖,层层叠叠的瓦片错落有致,犹如鱼鳞般排列。屋顶的坡度设计合理,既有利于排水,又使得整个建筑在外观上显得轻盈而灵动。在屋脊处,还装饰有精美的陶制构件,如龙、凤等祥瑞之物,这些构件不仅起到了装饰作用,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为了更好地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滕代远故居设有专门的陈列室。陈列室的展陈面积达 160 平方米,里面陈列着大量与滕代远相关的实物、图片、文集等珍贵资料,它们犹如一把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滕代远光辉一生的大门。
在陈列室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滕代远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实物。其中有他穿过的衣物,虽然已历经岁月的磨砺,衣物的颜色变得暗淡,布料也略显破旧,但却仿佛能让人看到滕代远当年穿着它们,奔波于革命前线的身影。还有他用过的文具,一支支磨损的钢笔、一本本写满字迹的笔记本,无不记录着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革命事业的思考。这些实物,虽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滕代远真实的生活印记,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他的质朴与坚韧。
此外,陈列室中还展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涵盖了滕代远从少年时期到革命生涯各个阶段的珍贵瞬间。有他在学校求学时的留影,青涩的面容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有他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画面,眼神中透露出果敢与坚毅;还有他与战友们并肩作战、亲密交谈的场景,展现了革命先辈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些图片,生动地还原了滕代远的革命历程,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除了实物和图片,陈列室中还陈列着滕代远的文集以及他撰写的一些重要文献。这些文字资料,是他思想的结晶,记录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深刻见解和对国家、人民的无限热爱。通过阅读这些文集和文献,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滕代远的革命思想和崇高精神,感受到他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
滕代远故居位于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坡村,这是一个隐匿于山水之间的宁静村落,四周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村落中,古老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袅袅炊烟从屋顶升起,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故居所处的玳瑁坡村,地形独特,犹如一只俯卧的玳瑁,故而得名。这里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远处的大山连绵起伏,山上植被茂密,四季常青。每到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宛如一片花的海洋;夏天,山间绿树成荫,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秋天,金黄的稻田与火红的枫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卷;冬天,皑皑白雪覆盖在山峦之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从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前往滕代远故居,距离并不遥远,大约只有 10 公里左右。如今,交通十分便利,一条平坦的水泥路蜿蜒穿过村庄,直通故居门口。沿途,你可以欣赏到田园风光,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若是选择自驾,从县城出发,沿着指示牌行驶,大约 20 分钟即可到达。一路上,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在为你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如果没有自驾条件,也可以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县城的汽车站,有专门开往岩门镇的班车,班车车次较为频繁,大约每隔半个小时就有一班。到达岩门镇后,再转乘当地的小型面包车或者摩托车,只需几分钟就能抵达故居。虽然乘坐公共交通可能会稍微麻烦一些,但却能让你更深入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当你临近故居时,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古朴的建筑屹立在一片翠绿之中。故居的周边环境清幽,空气清新,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门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溪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溪边,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里的故事。在故居的后方,是一片广袤的农田,每当农作物成熟的季节,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稻香,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田园气息。
滕代远故居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仅为其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神秘的色彩,更使其成为了人们远离城市喧嚣,追寻红色记忆,亲近大自然的理想之地。无论是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都能轻松抵达这里,开启一场难忘的红色之旅。
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滕代远故居无疑是一座亟待发掘的宝藏。踏入故居,就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在故居的每一间房舍里,都能探寻到滕代远成长与奋斗的足迹。从他幼年读书的房间,想象着他在昏黄的灯光下刻苦攻读,汲取知识养分的场景;到陈列室中,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实物、图片和文献,更是让历史爱好者们如获至宝。
通过研究滕代远参与的平江起义,能深入了解起义的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革命进程的深远影响。从起义的筹备细节,到战斗中的英勇事迹,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此找到线索。而对于红军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居中关于滕代远在长征中的经历介绍,也为历史爱好者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他们可以了解到滕代远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险阻,以及他如何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带领部队克服困难,为革命保存有生力量。故居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史书,历史爱好者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挖掘历史细节,丰富自己对那段历史的认知。
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滕代远故居则是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大课堂。在这里,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革命先辈的生活环境,直观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与不易。当他们看到滕代远少年时期居住的简陋房间,以及他用过的朴素文具,便能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在参观陈列室时,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实物,都能让学生们对革命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讲解员生动的讲解,将滕代远等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娓娓道来,能够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加生动、深刻,能够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人及退伍老兵来到滕代远故居,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共鸣。滕代远作为人民军队的重要领导者之一,他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军人及退伍老兵们站在故居中,能够深切感受到滕代远在军事指挥上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
他们可以从滕代远参与的诸多战役中,汲取军事智慧和战斗精神。例如,在平江起义中,滕代远与彭德怀等同志紧密协作,成功创建红五军,这一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军事谋略和果敢决策,让军人及退伍老兵们感同身受。对于那些曾经在部队服役的退伍老兵来说,参观故居就像是重温自己的军旅生涯,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滕代远为军队建设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参观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回忆起自己在部队的峥嵘岁月,想起那些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训练的日子,从而对滕代远等革命先辈们更加崇敬和感激。这种情感共鸣,不仅能够增强军人及退伍老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军人的优良传统。
滕代远故居全年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 9:00 至下午 17:00 。需要注意的是,每周一为闭馆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游客在安排行程时应提前做好规划,避免因闭馆而无法参观。
目前,滕代远故居实行免费参观政策,无需购买门票 。这一举措旨在让更多人能够走进故居,了解滕代远的革命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不过,为了确保参观秩序和文物安全,游客需要在故居入口处进行身份登记,领取免费参观券后即可进入参观。
如果选择自驾前往滕代远故居,可通过导航软件搜索 “滕代远故居”,根据导航指引规划最佳路线。从怀化市区出发,沿着包茂高速行驶,在麻阳出口下高速,然后根据指示牌前往岩门镇玳瑁坡村。整个行程大约需要 1 小时左右,路况良好,沿途风景优美。需要注意的是,在接近故居的乡村道路上,可能会遇到一些弯道和狭窄路段,驾驶员需谨慎驾驶,注意避让行人。
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可先抵达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在麻阳县城汽车站,有前往岩门镇的班车,车次较为频繁,大约每隔 30 分钟一班。到达岩门镇后,可转乘当地的摩托车或小型面包车前往故居,车程约 5 分钟。乘坐公共交通虽然相对耗时,但能更好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参观滕代远故居时,保持安静是对革命先辈的尊重,也是良好参观秩序的基础。请避免在故居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以免影响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同时,故居内的文物和展品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切勿触摸、攀爬或破坏文物,不随意刻画、涂抹墙壁。拍照留念时,关闭闪光灯,避免对文物造成损害。
此外,还应爱护故居的环境,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将垃圾放入指定的垃圾桶内,共同维护故居的整洁与美观。故居周边的自然环境同样需要大家的保护,不随意采摘花草、破坏植被,让这片红色圣地始终保持着宁静与美丽 。
怀化滕代远故居,犹如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承载着滕代远的革命历程与崇高精神,也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与辉煌。从这里,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湘西古典建筑的独特魅力,更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每一位踏入故居的游客,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感悟。历史爱好者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畅游,挖掘出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学生群体能在红色教育的滋养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军人及退伍老兵则能在情感的共鸣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传承和弘扬军人的优良传统。
然而,滕代远故居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红色文化的传承载体,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精神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应当将这份红色精神传承下去,使之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在如今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要从滕代远等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他们坚定的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勇于担当的品质,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意志。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将红色精神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当我们离开滕代远故居时,心中应怀揣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应带着传承红色精神的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时代的发展续写新的篇章。相信在红色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的未来将更加美好,祖国的明天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