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麻阳旅游资源简介

2024-12-13

一、麻阳的由来

麻阳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唐朝设立锦州时的麻石有关,州址官村东南山坡上有很多粗糙的大小石头,被当地称为麻石,古代对山南之地统称为阳,故得名麻阳。另一种说法与麻类植物及地理位置有关,麻字本来指的是麻类植物,是五谷之一,古时候,对河北岸之地统称为阳,而麻阳戌址位于锦江水北面,因此有了 “麻阳” 这个名字。

早在旧石器时代,麻阳就有远古先民在锦江河两岸繁衍生息。从南朝陈天嘉三年设麻阳戍开始,麻阳的历史便拉开了帷幕。当时朝廷平 “蛮”,镇压少数民族,在麻口(高村东 23.5 公里的太平溪与锦江交汇处)屯兵置戌。麻口俗称麻潭,又因戌址位于锦江水北,故名麻阳戌。

唐武德三年,废戌置县,以麻阳为县名,自此麻阳县正式成为中央王朝的一级政权。此后,麻阳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

从秦灭楚至南朝陈建立的 800 年里,麻阳地区基本为以今沅陵为中心的郡或县级政权管辖。南朝陈天嘉三年,于麻伊口建麻阳城,“麻阳” 之名沿袭至今。唐朝时期,麻阳地域较宽,东西长 140 千米,南北宽 100 千米,隶辰州。唐垂拱三年,以麻阳地界阔远为由,析置富州,同年迁至官村,置锦州;唐垂拱四年,移往轻土坪,设龙门县。唐开元二十六年,又迁往官村,复设锦州。

五代时,藩镇割据,麻阳境域为苗族首领占据。北宋熙宁元年,于招谕设招谕县;北宋熙宁六年,移址锦和,复立麻阳县,始属沅州府统管,县名县址于此不变。北宋熙宁八年,原锦州辖地失去控制,锦州废为锦州砦,并入麻阳县,县治由今旧县村迁往锦和。

南宋嘉泰三年,麻阳县析置五寨长官司(今凤凰县),北部相对缩小。元至元二十年,析置铜仁长官司,麻阳县西部缩小至郭公坪半坡田、大毛冲等以西一带。至此,麻阳县域趋向稳定。

从明洪武元年至清同治十二年的 500 年间,麻阳先后属辰州府、沅州府管辖,经济、军事受凤凰厅节制。清朝时期,麻阳也曾发生过多次重大事件,如苗民起义、引进吕宋岛草烟良种等。

民国时期,麻阳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辰沅道管辖、护国黔军与北洋军激战、废道设省等阶段。1912 年 1 月,麻阳宣布独立,成立革命政府。1913 年,麻阳归北洋政府辰沅道管辖。1916 年,护国黔军与北洋军在麻阳激战月余,北洋军战败退出麻阳,麻阳脱离北洋政府。1922 年后,废道设省,麻阳县直属于湖南省,实际受地方势力控制。

1949 年 10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路过麻阳,国民党政权瓦解,麻阳实现解放。1950 年 3 月,麻阳县人民政府挂牌成立,隶属于湘西行政公署沅陵专署(专区)。1952 年,改属芷江专署(专区);12 月,芷江专署改称黔阳专署,麻阳隶属黔阳专署(专区)。1981 年 6 月,麻阳改属怀化行政公署(地区)。1988 年 10 月 31 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麻阳县,设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与隶属关系不变。1997 年 11 月,怀化撤区建市,麻阳遂隶属怀化市至今。

麻阳的历史沿革丰富多彩,见证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时,麻阳还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传说,如古麻阳八景,这些都为麻阳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人口概况

麻阳苗族自治县 2023 年末的人口状况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从户籍人口来看,全县年末总户数为 12.77 万户,户籍总人口达 38.97 万人。其中男性 20.47 万人,女性 18.50 万人,总人口中城镇人口为 7.91 万人。这反映出麻阳在人口结构上有着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分布差异。

再看常住人口,2023 年末常住人口为 28.18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4.17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50.28%。这表明麻阳的城镇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镇生活和工作。

麻阳世代居住着苗、汉、土家、侗、瑶等兄弟民族,其中以苗族为主。丰富的民族构成使得麻阳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人文风情。各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共同为麻阳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麻阳的人口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人来到麻阳,为麻阳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经济情况

1. 2024 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整体 “稳中有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8%,一、二、三产业稳定增长,有效需求持续恢复。

2024 年上半年,麻阳苗族自治县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 4.8% 的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一、二、三产业的稳定增长以及有效需求的持续恢复。

在第一产业方面,农业生产保持稳定。麻阳县一直注重农业的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021 年上半年麻阳县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中提到,一季稻落实面积 21.6 万亩,建设 5.5 万亩中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同时,夏收油菜 13.2 万亩,总产量 1.37 万吨,旱粮落实面积 8.8 万亩。2021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2.47 万亩,目前已完成项目设计并进入财政评审阶段。此外,柑桔产业作为麻阳县的支柱产业,2021 年柑桔品改任务 2.1 万亩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品改验收。通过推进冰糖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麻阳县柑桔现代产业集聚区项目,实现了柑桔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第二产业方面,工业经济走出新拐点。2024 年 1 - 5 月,麻阳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9 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 25.05 亿元,实现增加值 6.3 亿元,累计增速 13.3%,全市排名第四。完成工业用电量 9950.6 万千万时,累计增幅 24.92%,全市排名第二。麻阳工业集中区积极完善基建配套、强化招商引资、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目前麻阳工业园区注册企业 41 家,初步形成以智能表计和应用软件研发及芯片制造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以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长寿食品生产两大主导产业。

在第三产业方面,商务领域走出新增势。商贸物流方面,1 - 6 月份,举办了 “水韵苗乡・龙腾锦江” 名优商品、灯光美食节活动,“麻阳县果蔬拼装香港直通车首发仪式”。申报了 2 家餐饮业企业(刘老根、艾尚他她)已获得通过,麻阳凯铂酒店有限公司,麻阳新思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麻阳如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 3 家企业,按入库要求均在 7 月份逐步入库;已完成外贸实绩企业 15 家,已完成全年 14 家任务数;截至 6 月底,我县净增市场主体共 956 户,其中净增企业 326 户。二季度已超额完成 935 户的目标任务。上报待省商务厅认定湘商企业 6 家,上报完成湘商回怀投资项目到位资金 12.3 亿元。外贸进出口方面,2024 年 1 - 5 月,全县共有外贸实绩企业 15 家,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 5.81 亿元(RMB),同比增长 6325%,超额完成半年 3 亿元的目标任务,排名全市前列;引导蓝友农业、麻阳琳迪国际贸易公司实现外贸贡献。使用外资方面,1 - 6 月份,完成实际使用外资 48.9 万美元。新注册琳迪贸易公司,争取有 7 月底前完成到资 100 万美元。招商引资方面,上半年,引进产业项目 31 个,总签约 68.29 亿元,其中 2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8 个,10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2 个,500 强企业项目 2 个;全县省外境内到位资金 25 亿元,完成年度总任务 62%;全县引进工业企业 27 家,总投资 59.19 亿元。国际陆港方面,1 - 6 月份,全年目标任务 750 个标箱,陆港集货 587 个标箱,折合货值 2 亿元(RMB)的陆港集货任务。麻阳蓝凤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鸡蛋、蔬菜、水果等农特产品出口 5.2 亿元(RMB),占进出口总任务的 92%。麻阳森佳箱包有限公司 355.3 万元(RMB),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向老挝出口各类箱包,实现了对接东盟外贸业绩新的突破,为我县打造箱包产业链 “箱包之都”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效需求的持续恢复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1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 82.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按具体成分划分:民间投资完成 63.9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7.3%;产业投资完成 53.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 7.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9.8%;制造业投资完成 21.5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4%;基础设施投资完成 8.96 亿元,比上年下降 62%;工业投资完成 23.5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4%;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 80.3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8%。

在国内贸易方面,2021 年,全县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按消费地域分:其中城镇 25.61 亿元,增长 15.7%,乡村 4.98 亿元,增长 12.4%;按消费行业类型分:其中批发业 3.69 亿元,增长 10.0%,零售业 21.61 亿元,增长 15.6%,住宿业 0.85 亿元,增长 21.6%,餐饮业 4.43 亿元,增长 16.3%。

在对外经济方面,2021 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 1756.6 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 837.8 万元人民币,进口额 918.8 万元人民币。2021 年,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 24 个,合同金额 233.44 亿元,其中 “三类 500 强” 企业项目 2 个、首次入湘 1 个,2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1 个、10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 个。

2. 2021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1.12 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麻阳苗族自治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 “建设生态长寿经济强县” 目标,扎实做好 “六稳” 工作,全面落实 “六保” 任务,奋力建设 “一县三地”,大力发展 “三水五色” 特色产业,实现了 “十四五” 良好开局。

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1.1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5%。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23.0:29.1:47.9 调整为 21.06 : 31.45 : 47.49。按年均常住人口 30.075 万人计算,全县人均 GDP 达 33622 元。

在农业方面,2021 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9.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7.4%。其中:农业 24.76 亿元,增长 8.4%;林业 0.57 亿元,增长 26.6%;牧业 12.6 亿元,增长 3.5%;渔业 1.02 亿元,增长 22.9%;农林牧渔服务业 0.85 亿元,增长 7.6%。主要农作物中粮食播种面积 30.04 万亩,总产量达 11.64 万吨,比上年增长 1.04%;油料播种面积 10.95 万亩,总产量达 1.2 吨;蔬菜播种面积 3.69 万亩,产量达 6.91 万吨,比上年增长 4%。全年水果中柑橘总产量达 63.61 万吨,比上年增长 1.2%。全年生猪出栏 25.88 万头,比上年增长 23.2%,山羊出栏 7.32 万只,比上年下降 1.08%,家禽出笼 312.51 万羽,比上年增长 0.42%。

在工业方面,2021 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 84.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7.8%,完成工业增加值 26.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40 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8.17 亿元,产销率达 97.3%。

在建筑业方面,2021 年,全县年末资质建筑企业 9 个,实现总产值 18.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0.23 万平方米,增长 23.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 54.38 万平方米,下降 1.1%。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1 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 82.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

在国内贸易方面,2021 年,全县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5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2%。

在对外经济方面,2021 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 1756.6 万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 837.8 万元人民币,进口额 918.8 万元人民币。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 24 个,合同金额 233.44 亿元,其中 “三类 500 强” 企业项目 2 个、首次入湘 1 个,2 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11 个、10 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3 个。

四、旅游景点

麻阳拥有众多迷人的旅游景点,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 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滕代远纪念馆、霞飞云果园景区。

滕代远纪念馆坐落在麻阳苗族自治县高村镇友谊路 59 号。这里环境优美,馆内陈列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滕代远同志的生平事迹和珍贵文物。游客们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滕代远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

霞飞云果园景区是一个集水果种植、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四季瓜果飘香,游客可以亲自采摘新鲜的水果,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同时,景区内还有完善的休闲设施,如农家乐、烧烤区等,是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的好去处。

2. 锦和镇万亩桃园,春天桃花盛开,还有农家乐。

锦和镇万亩桃园是麻阳的一大特色景点。每年春天,这里桃花竞相绽放,形成一片粉色的海洋,美不胜收。桃花的娇艳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桃园中还分布着许多农家乐,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如麻阳特色的腊肉、血粑鸭等,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3. 高村镇古民居群,明清古建筑,古朴精美。

高村镇古民居群保存完好,是一处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精美的雕刻让人叹为观止。古民居的门窗、梁柱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展现了古人的高超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游客们漫步在古民居群中,仿佛穿越回了过去,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

4. 岩门镇龙洞探险,钟乳石景观奇特。

岩门镇的龙洞神秘而充满魅力。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等景观形态各异,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探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在探险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听从导游的指挥,避免发生意外。

5. 富洲古城遗址,历史文化遗迹,古城墙保存完好。

富洲古城遗址是麻阳的重要历史文化遗迹。这里曾是富洲县的旧址,古城墙保存完好,古朴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触摸历史的痕迹,想象当年古城的繁华与辉煌。

6.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丰富。

麻阳河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是大自然的宝库,游客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的风貌,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保护区内有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如野生猕猴、红豆杉等,是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7. 清水江畔休闲带,环境优美,适合休闲娱乐。

清水江畔是一片美丽的江景带,沿江风光带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漫步、垂钓、欣赏江景,感受宁静与闲适。江畔还有一些休闲设施,如长椅、凉亭等,供游客们休息。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来这里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8. 天星洞景区,集溶洞、峡谷、瀑布于一体。

天星洞景区是一处集溶洞、峡谷、瀑布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在这里,游客可以探秘溶洞,感受神秘气息;可以漫步峡谷,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可以欣赏瀑布,感受水的力量。天星洞景区的景色丰富多彩,让人流连忘返。

9. 凤凰山公园,综合性公园,可进行户外活动。

凤凰山公园是麻阳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这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各种户外活动,如登山、野餐、健身等。公园内还有各种植物和动物,让游客们在享受户外活动的同时,也能亲近大自然。

10. 板栗园景区,感受田园风光,品尝新鲜果品。

板栗园景区是一片广袤的板栗园,这里既有板栗树也有其他果树,如柑橘、柚子等。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同时也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果品。在板栗成熟的季节,游客们还可以亲自采摘板栗,体验丰收的喜悦。

11. 桃花岛景区,以桃花为主题,可进行水上活动。

桃花岛景区是一处以桃花为主题的景区,岛上种植了大量的桃树。每到春天,岛上将是一片粉色的海洋,美丽的桃花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这里,游客们还可以进行各种水上活动,如划船、游泳等,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

五、特色美食

麻阳作为苗族聚居地,拥有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美食。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麻阳炒鹅。兰里镇的炒鹅名声在外,早已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据县志记载,最晚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麻阳人民就有吃鹅肉、互相赠送鹅的风俗了。做炒鹅时,先把鹅头、脚、翅膀等部位爆炒,然后加入丁香、桂皮、姜片、大蒜炒香后把鹅肉放入继续焖。最后出锅前,放入米醋、料酒、辣椒等调味,这样做出来的鹅肉色泽红亮,酥烂可口,被誉为 “长寿美食出麻阳,天下美食麻阳鹅”,是酒席宴请的必备佳肴。

麻阳社饭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在麻阳,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办好菜,烧纸钱,祭土神,煮社饭。制作社饭时,先将糯米和大米提前一天泡好,把社蒿菜、野藠、大蒜苗洗净切碎,腊肉切细备用。将腊肉和社菜同炒,再加入大蒜和野藠炒香,最后将米与社菜混合,煮或蒸成社饭。社饭色香味俱全,尤其是锅巴特别香脆可口,且社菜还有通经活络之药功,食之神清气爽。

蒿菜粑在麻阳美食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粳米和糯米按比例水浸淘沥干后,碾成米粉,加入切碎的蒿菜搅拌成粥状,再与米粉揉成硬团,包入芝麻粉、黄豆粉、腌菜或肉菜为馅,用涂茶油桐树叶包裹,蒸熟食用。因其常以桐树叶子包裹,故又称 “桐叶粑”,是麻阳独有的风味美食。

十八怪腊肉是麻阳苗乡的传统特色美食。主要产于郭公坪镇,选用当地农户放养的黑猪,用锯木粉末和产于当地的茶壳、柑桔皮、甘蔗渣、松柏枝等做燃料烟熏而成。因生猪不喂饲料,瘦肉多、肥肉少,肉质鲜美。腊肉色泽腊红透亮,红条分明,口感不腻。

此外,麻阳还有酢肉、酢鱼。取新鲜肉、鱼,拌米粉、食盐、香料,装坛中,密封半月,肉、鱼、米粉略带酸味后,取出或炒或煎,清爽可口,是麻阳苗家盛情款待贵客的常用菜。

野藠腌菜也是当地的特色。野藠在麻阳丘陵地带的荒坡野岭上或田头畲边随处可见,其茎叶可作菜、可入药。制作野藠腌菜时,将新采野藠洗净、晾干、切细,放进腌菜坛子,拶紧,坛口以稻草、桐叶或棕叶塞紧,再用水覆好即可。野藠腌菜色泽鲜黄,味香扑鼻,和青椒炒来是一道十分可口的下饭好菜;用作汤,被人们称为 “神仙汤”,食之清心明目,开胃止泻。

麻阳山区人家的擂钵菜也别有一番风味。常取火烧过的辣椒佐以盐须(香菜),或取酸菜、洋合、山笋、浸泡过的椿木芽等,撒盐和辣椒粉,放擂钵窠中用石槌擂碎,拌饭生吃。因其做法简单,节省时间,且口味颇佳,一直沿袭至今。

麻阳人还爱喝芙奶果酒。农历九月重阳时节,采集湖奶果(金樱子),除刺洗净晾干,泡入用草曲酿制的米酒中,密封保存。待到年节,酒呈老红色,浓呈糊状,香甜可口,醇酽无比。

麻阳的美食丰富多样,每一道菜都蕴含着当地的文化和风情,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