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怀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5679号-2
2024-12-20
新晃锅巴粉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清末民初之时,就已经在新晃境内的各乡镇广泛出现了。它主要是以绿豆、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在当地也叫绿豆粉),先是把这些原料磨成浆,接着将浆放在锅里烙成张,最后拿菜刀把它切成丝,如此便制作完成了。
那它为什么叫锅巴粉呢?这和它制作出来的成品模样有关,其制作完成后的形态与用锅做饭时蒸出的锅巴颇为相似,所以就得名“锅巴粉”啦。它可是新晃地区极具特色的小吃,承载着当地浓浓的风土人情,历经岁月变迁,一直深受新晃人民的喜爱,已然成为大家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只有年节和有大事时才会制作品尝,还是如今在市场上、餐饮店内时时都有售卖,它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一吃难忘,是当之无愧的经典美味呢。
制作新晃锅巴粉,主要原料包含绿豆、大米、糯米等。首先要精心挑选优质的绿豆,将其淘洗干净后,浸泡10-12个小时左右,这样能使其更好地出浆,并且浸泡后还需把绿豆皮去除。大米和糯米同样要经过仔细淘洗,去除杂质,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搭配,一般绿豆、糯米以及大米按照3 :3 :4的比例混合为宜,接着将它们一同浸泡10-12个小时,让原料充分吸收水分,为后续磨浆做好准备,这样制作出来的锅巴粉口感和质地才会更佳。
第一步是磨浆,把浸泡好的绿豆、大米、糯米混合起来,加入适量的水,用石磨或者电动磨浆机慢慢磨成细腻的米豆浆,注意水的添加量要把控好,太稠或太稀都会影响后续制作。磨好后,可以将米豆浆放置一旁备用。
接着就是关键的用大铁锅温火贴煎环节了。先用文火将锅烧烫,再用刷把蘸油均匀地抹在锅的周围,随后舀一勺米豆浆,缓缓地、均匀地摊在锅面上,利用温火慢慢烙炕,使其形成锅盖形的豆皮,就如同烙锅巴一样,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遵循“一把文火一张粉”的民谚,火小了面皮烙不熟,火大了面皮容易焦糊,影响口感和品相,有经验的人还会烧空心火,并且选用木屑作为柴火,每天生火前把锅底堆积的锅灰刷去。在烙炕时,动作要迅速且娴熟,需在火刚烧起的一瞬间将米豆浆倒入锅内,然后快速刮平铺满,接着盖严锅盖稍焖片刻。
等焖好之后,就可以揭下烙好的豆皮了,将其放在竹竿上稍加冷却,待冷却到合适的程度后,把豆皮折叠成扁筒状,最后用菜刀切成筷子宽的条状,至此,独具风味的新晃锅巴粉就制作完成了,可以用来煮食或者炒制等,尽情享受它的美味了。
新晃锅巴粉有着别具一格的口感风味。刚出锅时,它的口感会带有一点点脆,那是一种别样的清爽之感。而随着热气慢慢散去,锅巴粉便会变得软软的,乖巧地趴在竹制的筲箕中。它的味道清香爽口,有着味香绵、软滑的特点,那淡淡的清新滋味仿佛能让人遍闻四野的芬芳。而且,锅巴粉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许多的孔洞,这一独特之处恰好能将汤汁的鲜甜以及佐料的清香充分吸入粉内,吸足了汤汁的粉条吃起来口感更加饱满,味道也更加鲜美,关键是毫不滞腻,每一口都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在新晃,锅巴粉常见的吃法是以汤粉为主。将切好的锅巴粉放入沸水中焯烫一遍后捞出,浇上一勺本土精心熬制的黄牛骨汤,再夹上几片鲜嫩的黄牛肉臊子,一碗地地道道的新晃锅巴粉就呈现在眼前了。那浓郁的牛肉汤汁充满口腔,与锅巴粉特有的清香完美融合,仿佛让人置身于温暖的怀抱之中,令人念念不忘。当然,也有少数人家会选择将锅巴粉进行炒制来食用,不过炒粉与汤粉的味道差异较大,炒粉主吸油,汤粉主吸水,各有各的独特风味,满足着不同人的口味喜好。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比如淘宝,能购买到不同规格包装的新晃锅巴粉。通常情况下,满5斤包邮的新晃锅巴粉价格大概在8.5元左右,有的店铺售卖的价格为9.5元,也有标价9.9元的,会提供相应优惠。还有按斤售卖的,部分成交记录显示其单价约7.98元一斤。总体来说,新晃锅巴粉的价格较为实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合适的规格和购买渠道,方便品尝到这一极具特色的怀化美食。
虽然新晃锅巴粉美味可口,但在食用时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由于其原料包含绿豆、大米、糯米等,部分对这些食材过敏的人群应当谨慎食用,比如本身就对豆类过敏的朋友,食用后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像皮肤瘙痒、红疹、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所以一定要确认自己不存在相关过敏情况后再品尝。
其次,在搭配食用方面也有讲究。新晃锅巴粉多以汤粉为主,常见搭配黄牛肉臊子等,口味较为清爽鲜美。但若是搭配过于油腻、辛辣或者重口味的食材过量时,可能会掩盖其本身的清香风味,影响品尝体验。而且,对于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来说,食用过多油腻搭配的锅巴粉,容易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再者,新晃锅巴粉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水性,食用后容易有饱腹感,所以建议大家适量食用,避免一次进食过多,造成肠胃不适。
总之,了解这些忌口事项,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新晃锅巴粉带来的独特美味,吃得健康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