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攻略

2025-02-22

走进胜利之地:怀化受降纪念馆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与荣光,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便是这样一处圣地。它不仅是一座建筑、一个展馆,更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是和平来之不易的永恒象征。走进这里,就仿佛翻开了一部厚重的抗战史书,每一件展品、每一处建筑都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岁月 。无论是对抗战历史满怀热忱的爱好者,还是渴望在旅行中汲取精神力量、接受爱国主义洗礼的人们,怀化受降纪念馆都无疑是一处值得深入探寻的精神家园,它将带你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时刻,感受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与家国情怀。

一、历史风云:芷江受降的伟大时刻

(一)日本投降与芷江受降的确定

1945 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尾声,盟军在各个战场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太平洋战场,美军的强大攻势让日本节节败退,本土也遭受了猛烈轰炸 ;在欧洲战场,德国法西斯已经投降,日本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同年 7 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议后,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布《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8 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予日本关东军沉重打击。在盟军的合力打击下,日本终于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政府向全国广播了天皇的投降诏书,宣告了其在二战中的失败。

起初,蒋介石以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致电南京驻华日军最高指挥官冈村宁次,令其派代表到浙江玉山受降。但因玉山机场跑道被雨水损坏,无法使用,加之玉山处于敌占区,安全隐患较大,且交通、通讯不便,不利于受降工作开展 。而芷江素有 “黔楚咽喉” 之称,战略位置突出,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中美空军联队的大本营,驻有 20 万左右的国民党军队以及 6000 多名美国飞虎队队员,军事力量强大,能对日本形成威慑。同时,芷江机场为远东第二大机场,是大后方联系抗战前线的纽带,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便于受降要员及投降代表进出。此外,芷江还是湘西会战日军战败之地,选择此地受降,能在心理上对日本降使产生压力。综合考虑之下,国民政府最终确定芷江为受降地。

(二)受降仪式的详细过程

1945 年 8 月 21 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一行八人乘坐插着白旗的 MC 型运输机,从汉口飞抵芷江。飞机抵达芷江上空后,按照中国政府的规定,围着芷江上空飞行三圈,以示对中国人民的道歉谢罪。此时,机场内外早已被中国军队严密戒备,100 多架飞虎队战机整齐排列,场面震撼。

今井武夫等人下机后,被中方接应军官陈应庄带到指定地点。他们表情惊惧、屈辱,失去了往日的跋扈。随后,今井武夫交出了日本陆海空军在中国侵华战区的兵力分布概要图。在受降会场,中美双方受降代表验明日方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的身份证明后,中方代表萧毅肃命令今井武夫在中字第一号备忘录上签字,这份备忘录对接受日本投降的中方军事长官的受降地区作了具体规定。受降仪式现场气氛庄严肃穆,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尊严与荣耀。

在 8 月 21 日至 23 日的洽降会谈中,双方就日军投降的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商讨。最终达成日军立即向全军下达停战命令,停止战斗;严禁破坏和烧毁武器、军需品,军用、公用设施,完全圆满移交中国方面;中方立足于人道主义,保证日本伤病员继续治疗等基本原则 。8 月 23 日,洽降会议结束,何应钦接见今井武夫一行,并告知其日本投降书签字仪式选定在南京举行。芷江受降拉开了中国战区受降的序幕,为后续的全面受降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侮首次取得全面胜利。

(三)纪念建筑的修建与发展

为纪念芷江受降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46 年,中国政府在芷江动工修建受降纪念坊,1947 年 8 月 30 日落成。受降纪念坊通高 8.5 米、宽 10.46 米、厚 1.15 米,青砖水泥衣,上端形如 “山” 字,四柱三拱,嵌沅州紫袍玉带石,上面镌刻着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它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中华民族伟大不朽的历史丰碑,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被誉为 “中国凯旋门” 。

然而,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受降纪念坊于 1966 年 10 月被毁。直到 1985 年,芷江县人民政府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重修开放,让这一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建筑重见天日。1992 年,复原了受降大院,新建 1500 平方米芷江受降专题纪念馆,并成立管理单位 “芷江受降园管理处”。1995 年,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扩建、新建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1997 年 12 月,经湖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将 “芷江受降园管理处” 更名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 。如今,受降纪念馆藏品丰富,截止 2024 年 5 月藏品数达 5139 件,珍贵文物 207 件,其中在受降典礼会场使用的九屉桌为国家一级文物 。馆内基本陈列《胜利的见证》分为正义的胜利、历史选择芷江、芷江受降、全国受降、彪炳青史的受降城五个部分,通过展出 1000 余张历史照片、327 件实物、七尊雕塑、3 处场景复原、4 件艺术品以及影视厅循环播放的《伟大的胜利 —— 芷江受降》专题片,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和芷江受降的重要意义 。

二、特色探寻:领略独特的建筑与展览

(一)标志性建筑受降纪念坊

踏入怀化受降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的受降纪念坊,它宛如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静静矗立在这片承载着胜利荣光的土地上,散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受降纪念坊通高 8.5 米、宽 10.46 米、厚 1.15 米,整体采用青砖水泥衣构筑,上端形如 “山” 字,四柱三拱的独特造型,稳稳地撑起了历史的厚重。坊身镶嵌着沅州紫袍玉带石,这些石材纹理细腻、色泽温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为纪念坊增添了几分古朴与典雅。

走近细看,纪念坊上镌刻着蒋中正、李宗仁、何应钦等国民党军政要人的题词以及《芷江受降坊记》铭文。这些题词与铭文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铭记,更是对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精神的高度赞誉。其中,蒋中正所题 “震古铄今” 四个大字,笔锋刚劲有力,气势磅礴,生动地描绘出芷江受降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它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其光芒照耀古今,让后人永远铭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李宗仁所题 “武德长昭”,则强调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展现出的高尚武德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与领土完整,这种精神将永远被后人传颂。这些题词与铭文,以文字的形式,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定格在纪念坊上,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永恒见证。

(二)受降会场与历史的回响

穿过受降纪念坊,便能看到受降会场。受降会场由三栋鱼鳞板双层木结构平房组成,是典型的 40 年代兵营式建筑。这种建筑风格简洁质朴,却又透露出一种坚韧与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步入会场,仿佛时光倒流,当年受降会议的场景如在眼前。会场内陈列的桌、椅、沙发等均为原物,它们静静地摆放着,仿佛还在等待着当年的受降代表们入座。正面墙上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画像前的桌椅按照当年受降时的位置一一标明,中方代表与日本投降代表的座位清晰可辨。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中方代表们正襟危坐,神情庄重而严肃,他们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尊严与胜利的荣耀;而日本投降代表今井武夫等人则表情局促、满脸沮丧,昔日的嚣张气焰荡然无存。整个会场气氛凝重而压抑,每一个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浴血奋战终于迎来胜利的不易 。

受降会场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失败与投降,见证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象征。站在会场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那是无数先烈们的呐喊与拼搏,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延续 。

(三)丰富的展览与珍贵藏品

走进受降纪念馆的展厅,仿佛进入了一个历史的宝库,丰富的展览与珍贵的藏品让人目不暇接。馆内陈列着 1000 余张历史照片,这些照片犹如一部部生动的历史纪录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有战火纷飞的战场,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英勇身姿;有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有军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感人画面,彰显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

在实物展品中,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见证了那段历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 —— 受降典礼会场使用的九屉桌格外引人注目。这张桌子是当年受降仪式的重要见证物,它见证了日本投降代表在上面签署投降文件的历史性时刻。如今,它静静地陈列在展厅中,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依然保存完好,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此外,还有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大队使用的作战地图,上面标绘着 “飞虎队” 与日本空军作战的飞行航迹,作战范围覆盖整个中国战区,记录了 “三袭白螺矶”“芷江保卫战” 等辉煌战绩,是中国抗战空军英勇作战的有力见证 。

展厅内还陈列着七尊雕塑和三处场景复原,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的重要历史场景。雕塑人物栩栩如生,他们的表情、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事迹;场景复原则通过逼真的道具和灯光效果,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与残酷。此外,馆内还设有影视厅,循环播放《伟大的胜利 —— 芷江受降》专题片,通过影像资料,更加直观地向观众展示了芷江受降的全过程以及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

三、地理位置:轻松抵达胜利圣地

(一)具体位置与交通指南

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芷江镇七里桥,距怀化市 37 公里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就像一颗镶嵌在湘西边陲的历史明珠,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前来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

对于从怀化出发的游客来说,交通十分便利。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可以在怀化汽车西站乘坐前往芷江县城的班车,车次频繁,大约 10 - 15 分钟一班 。到达芷江县城后,可乘坐公交车前往纪念馆,公交车招手即停,十分便捷;也可以选择乘坐摩的,大约 15 元左右即可到达;当然,打车也是不错的选择,能更快速地抵达目的地。如果是乘坐高铁,还可以直接买到芷江高铁站,出站后再换乘相应的交通工具前往纪念馆。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也有多条路线可供选择。如果乘坐飞机,可以先抵达怀化芷江机场,机场距离纪念馆较近,打车或乘坐公交都能轻松到达。若是乘坐火车,怀化火车站是湘黔、焦柳、渝怀三条铁路的交汇点,有通往全国各地的列车,到达怀化后再转乘前往芷江的交通工具即可。此外,自驾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沿途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且纪念馆周边有停车场,方便停车 。

(二)周边配套与游览便利

纪念馆周边的配套设施十分完善,为游客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餐饮方面,这里有众多美食可供选择。芷江鸭是当地的特色名菜,以鸭肉为主料,配以辣椒、花椒等调料,口感鲜美,麻辣可口,令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酸萝卜、米豆腐等特色小吃,也值得一试。在住宿方面,芷江县城有各种档次的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如果想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可以选择住在具有侗族特色的民宿,感受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果追求舒适和便捷,县城的酒店则是更好的选择,它们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能让游客在旅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

除了纪念馆本身,周边还有许多其他景点,非常适合联动游览。龙津风雨桥是世界最大的侗乡风雨桥,它横跨舞水河,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历经沧桑四百余年,是芷江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站在桥上,欣赏舞水两岸的风光,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别有一番风味。飞虎队纪念馆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它由飞虎队纪念馆、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体构成,展示了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和重要贡献 。此外,天后宫、万和鼓楼等景点也各具特色,能让游客深入了解芷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合理安排行程,一次性领略芷江的魅力 。

四、适合人群:全民皆可的爱国教育之旅

(一)学生群体:铭记历史,汲取力量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怀化受降纪念馆是一座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在这里,他们可以走出书本的局限,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通过参观馆内的历史文物、图片资料以及聆听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学生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所展现出的顽强不屈、浴血奋战的精神。这种身临其境的教育方式,远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加深刻和震撼,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

在 “五四” 青年节期间,新晃恒雅中学德育处、关工委就组织了 1200 多名学生前往芷江抗日受降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瞻仰受降纪念馆,目睹了中国抗战中经历的大小战役、牺牲的军人和死伤的民众数量,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学生邹志斌激动地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深刻体会到了 “五四” 运动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明白了作为青少年应勿忘国耻,传承这种精神,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栋梁之材 。

(二)历史爱好者:深入探究抗战细节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怀化受降纪念馆无疑是一处梦寐以求的历史宝库。这里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为他们深入研究芷江受降这段历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可以在这里仔细研究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探寻历史的真相,挖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细节 。

馆内陈列的大量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以及实物展品,如受降典礼会场使用的九屉桌、中美空军混合联队第五大队使用的作战地图等,都为历史爱好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此外,纪念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前来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历史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这里,他们可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历史问题,共同追寻历史的足迹,满足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渴望 。

(三)普通游客: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

即使是普通游客,来到怀化受降纪念馆也能收获颇丰。在这里,他们可以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感受历史的厚重。漫步在受降纪念坊、受降会场等建筑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决定民族命运的时刻 。

一位来自广西的游客覃先生在国庆期间带着家人来到芷江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参观,他表示:“选择来这里参观,就是想让自己和家人更深刻地感受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许多游客在参观后都深受触动,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对祖国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普通游客可以在轻松的游览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 。

五、游玩注意事项:愉快参观的贴心提示

(一)开放时间与门票政策

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的 9:00 - 16:30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请游客们务必提前规划好行程,避免因时间安排不当而无法参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纪念馆实行免费参观政策,但游客需凭本人身份证在游客中心领取门票 。在领取门票时,要遵守现场秩序,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有序排队领取,确保参观流程的顺畅。

(二)参观礼仪与安全须知

进入纪念馆后,保持安静是最基本的礼仪。这里是缅怀历史、追思先烈的地方,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记忆,大声喧哗不仅会打扰到其他游客的参观体验,更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在参观过程中,要文明参观,不要触摸展品,以免造成文物损坏。有些文物年代久远,非常脆弱,哪怕是轻微的触碰都可能对其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同时,要严格遵守馆内的各项秩序,按照指示标识参观,不随意进入未开放区域 。

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在馆内行走时,要注意脚下安全,避免摔倒。特别是在一些楼梯、拐角等地方,要放慢脚步,小心谨慎。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疏散。此外,由于纪念馆内的一些建筑和展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严禁在馆内吸烟、乱丢垃圾,共同维护好纪念馆的环境和文物安全 。

(三)其他实用建议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芷江受降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建议聘请一位专业的讲解员。讲解员费用仅需 10 元,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对芷江受降的历史了如指掌,能够生动地讲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如果不想聘请讲解员,也可以使用手机扫描展品旁边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的语音讲解,同样能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展览内容 。

芷江的天气多变,建议游客随身携带雨具,以备不时之需。无论是晴天遮阳还是雨天挡雨,雨具都能为你的旅行增添一份便利。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准备一些饮用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里,及时补充水分能让你更舒适地参观。此外,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在参观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对芷江受降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在参观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

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丰富的建筑与展览、便利的地理位置,吸引着不同人群前来参观。在这里,我们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能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希望大家在前往参观时,遵循游玩注意事项,拥有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旅行,让这段历史记忆永远铭刻心间 。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参观怀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在这里,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感受到先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伟大精神。

走出纪念馆,我们的心情或许会变得沉重,但更多的是对和平的珍视与对未来的责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芷江受降这一伟大历史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明白,只有铭记历史,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更应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维护和平的信念。对于学生而言,要努力学习,增长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敬业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让我们铭记芷江受降的历史,铭记那些为了和平与正义而付出生命的先烈们。带着这份铭记,我们将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用实际行动捍卫和平,让和平之花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绽放 。